质量工程
 

 本站首页  通知公告  政策文件  课程资源  联系我们 

信息与计算科学

2017年06月13日 

安徽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以下简称信计专业)从1998年开始正式招生,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建成智能计算和应用软件两个特色方向,先后向国家输送毕业生1240多人,每年就业率在95%以上。该专业于2008年获批安徽省省级特色专业,2010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成为学校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之一。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专职教师21人,其中教授6人(2人为40岁以下教授),副教授5人,博士14人(包括在读8人),大部分来自于985和211高校,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办学条件较好,2013依托该专业获批信息技术基础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信息与计算科学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另外建设有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及实习实训平台10多个,满足所有实践环节的教学需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近三年获国家级奖励14项,省级奖励60多项。

近五年主持国家级项目9项,省级项目12项,企业委托项目10多项,科研水平较高。建成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校外实习基地7个,出版教材4部,主持省级教研项目6项(其中重大、重点各1项),发表教研论文30多篇,基本形成重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良好风气。

2014年立项以来的建设成果:

1.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完成课程体系优化改革。坚持“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的人才培养理念,分解人才培养目标,并以此为导向优化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加强课程教学改革。目前,已经完成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调整,增加了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课程,主讲目前的网页编程主流技术——HTML5和基于Android的程序开发技术,新增选修课大数据应用技术课程。除此之外,制定详细的创新素质培养方案,详细列出本专业本科生可以获得创新素质学分的各种途径,方便学生进行创新素质教育相关课程的选课,出台了学院《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分认定实施细则》。

2.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通过师资培养,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申报高级职称。两年来新晋升教授1人,副教授4人。选送1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 3名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培训。1人成功获批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入选安徽理工大学青年学术骨干,1人获“安徽理工大学青年岗位能手”称号,1人获“安徽理工大学师德先进个人”,2人获安徽理工大学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院级教坛新秀称号,1人获得安徽省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每年外派2-3名老师到公司进行技术培训。目前,已经形成了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且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学术思想端正、活跃的教学和研究团队。

3.教学研究及教学改革成果方面,组建移动计算HTML5、数据库及应用、算法设计与分析、web前沿技术开发等多个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出版省级规划教材《信息类核心课程实践指导》教材1部,发表教研论文24篇,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煤炭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16年11月与科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南昌大学理学院共同举办了“全国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课程教学学术研讨会暨新形态教材出版研讨会”。

4.在课程建设方面,建立了精品课程《算法设计与分析》教学团队,完成了在线教学视频的录制与上线。成功申报校级核心课程--数据库系统原理校级核心课程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校级核心课程2项,分别成立教学团队。出版了教材1部——《信息类核心课程实践指导书》,其中包括了数据库、数据结构、以及软件工程三门核心课程的实验指导和课程设计范例。

4.在实践基地及实践教学改革方面,每年修订实践教学环节大纲2-3份。申请经费140万元,完成了专业实验室改造与设备更新建设,新增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实验室,创建了移动互联网省级大学生创客实验室和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创客实验室项目,实验开出率达到100%。完善了实验实训中心的设施与管理工作,以及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

5.在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方面,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共获得了国家级奖项35项,省级奖励150项,其中国家一等奖4项,国家银奖1项,国家二等奖15项,国家三等奖15项,省级一等奖16项,省级二等奖35项,省级三等奖93项,省级金奖2项,省级银奖两项,省级铜奖2项,省级最具潜力投资奖1项。指导学生发表论文12篇,申请国家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2项,同时,获得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6项。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安徽理工大学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泰丰大街168号
电话:05546668544  邮编:23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