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起源于1951年山东洪山煤校的测量专科,是我校最早设立的几个专业之一。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测绘工程四年制本科专业至今,2010年测绘工程专业开始进行一本招生。测绘学院成立于2010年,是我校最年轻的学院之一。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
2003年获“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测绘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安徽省开办测绘类专业的高校中学位点最为齐全的高校。2009年“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被列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到2014年7月,培养硕士研究生约100人,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90人。
测绘工程专业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人,有博士后经历的教师3人。其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79.2%,35岁以下的约占58.3%。形成了一支教学科研能力强、后劲足、学术水平高的指导教师队伍。
测绘工程专业下设“基础测绘实验室”、“工程测量实验室”、“GNSS实验室”、“遥感技术应用实验室”和“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有“国土测绘与空间信息研究所”、“导航定位技术应用研究所”和“矿山开采沉陷与土地复垦”三个校级研究所。本学科除常规的仪器设备外,用于教学和科研的高精度仪器设备主要有卫星信号接收机、数字水准仪、全站仪、GNSS CORS系统、彩色滚筒绘图仪、工程大幅面彩色扫描仪、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数字水下地形测量系统等,拥有GAMIT 10.40、ARC/INFO 9.0、EV-Globe、Erdas 8.7、VirtuoZo NT 4.0、MapGis、ArcGis,教学和科研力量较为雄厚。
测绘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教学改革实践,结合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对我院专业人才的评价,测绘学科确立了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重实践、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个性”人才培养理念。根据这一理念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始终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
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环节由校、院、系三级管理人员共同定期检查,均能按教学计划进行。为确保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充分调动学、教、管等多方积极性,学院在落实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管理文件精神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对各教学环节的质量监管,进一步完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教学检查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教学信息反馈制度等。
自2014年立项建设以来,本项目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初步成果:
1、制订了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标准
本着“重基础、重应用、重创新”的“三重”教育理念,编制了本科工程型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标准。本标准以培养测绘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完善知识结构、强化综合能力和提高工程应用素质为培养核心,通过不断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丰富工程实际应用内涵、强化学生的综合工程实践教育,进一步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高素质和较高竞争力的本科工程型工程技术人员的后备人才。
2、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目前已建立了《GNSS原理与应用》教学资源网站(网址:http://geer.aust.edu.cn/)并及时进行更新,涉及到课程介绍、教学团队、研究成果、教学大纲、教学资源(课件、习题集、测试试题、教学数据等)、实验教学、实习实训(含实习基地介绍)、课程设计等方面内容,为学生学习、巩固课程内容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3、构建测绘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构建了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校内专职教师由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构成,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助教3人、实验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人;兼职教师由具有高级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在企事业单位工作5年以上、具有与本专业丰富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承担部分课程讲授、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工作。定期安排教学工作经验交流会,校外兼职教师与校内专职教师共同交流教学经验、教学体会、教学工作方法,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4、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战性
为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战性,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校企联合实习基地,聘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企业导师,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实行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指导的双导师制。
在安徽理工大学CORS系统基准框架(控制区域约6000km2)的基础上,建立了山南新校区GNSS实习基地,为我校整体搬迁到新校区后,测绘工程专业开展数字地形测量实习、GNSS实习、导线测量实习、工程测量实习、测绘技能大赛等提供了测绘基准,也为相关专业(如地理信息科学等)开展测量学实验实习提供了场所。
5、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
在项目建设期内,项目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教研项目2项及与横向技术服务项目10余项,获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5项、省部级科研获奖3项,发表教研论文6篇;出版专著2部、规划教材3部;学生获奖论文3篇,获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及团体一等奖1项,1名本科生获第七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一等奖全国仅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