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工程
 

 本站首页  通知公告  政策文件  课程资源  联系我们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2017年06月13日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坚持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教学管理为基础,教学改革为核心,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两年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修订培养方案,强化教学团队建设,优化整合教学资源、拓展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创建多种类型的创新实践平台等,全方位开展专业综合改革与建设。

1、教学团队建设

围绕专业核心课群,改建与新建了部分教学团队,如组建了“高分子加工改性教学团队”、“功能晶态高分子教学团队”、等,吸纳校外行业专家充实到团队队伍中,通过团队集体智慧的融合,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逐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2016年3月聘请合肥市和裕达塑业有限公司张忠、吴章兵、张重庆为校外实践基地签约导师。2016年10月聘请杭州新光塑料有限公司卢伟东、徐黎平、吴生寅为校外实践基地签约导师。两年间,选派7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和进行合作研究,聘请企业工程师和高级管理技术人员6人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加强了教师、企业、学生三者之间的深度交流。加大了教师出国进修力度,选派4名教师赴韩国、加拿大、美国等开展访学进修,学习西方国家先进工程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大力支持参与改革的一线教师外出学习与观摩,已先后选派近20人次教师参加省内外专业学术会议交流或专业考察活动。

2.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按“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的原则构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课程体系,对2013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对课程大纲、教案进行全面的修订。以核心课程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整合课程师资资源,加强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明确课程或课程群负责人职责,全方位地落实核心课程的建设要求,程国君老师负责的“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和王周锋老师负责的“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被列为2016年度安徽理工大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立项建设名单。在教材的选用上,尽量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或者比较权威的高水平教材。同时,组织教师立项编写或参编高质量教材。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对2013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增加了毕业实习。首次到合肥市和裕达塑业有限公司进行生产实习。

2016年11月签订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肥市和裕达塑业有限公司校企共建实验室合作协议书。合肥市和裕达塑业有限公司负责采购螺杆直径为35mm的双螺杆挤出机(长径比大于48)成套设备一套(包括挤出机主机、水槽、切粒机、螺纹组合两套,高速混合机等)、聚合物材料拉伸试验机一套(包含拉伸、弯曲夹具)、熔融指数仪、老化实验箱等仪器设备交付安徽理工大学材料学院使用,设备总价值约20万人民币,以启动联合实验室项目。两年来,专业分别与合肥市和裕达塑业有限公司、杭州新光塑料有限公司、宿州市恒昌塑胶有限公司、浙江元森态木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紫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签订项目6个,总金额120万元。

4、完善教学管理改革

加强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体系与质量监控工作,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研室室指派丁国新、程国君、滕艳华、黄新华老师作为2016、2017级班主任。在学生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阶段,指派8名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和企业一起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习工作,并对实习相关文件进行修订。正常开展“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研室”活动,规范教学行为,加强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形成人人参与教学改革试点的工作。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安徽理工大学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泰丰大街168号
电话:05546668544  邮编:232001